|
合力叉车租赁意识淡薄在国外流行着这样一句话:明智的企业家决不会将大量的现金沉淀到固定资产的投资中去,资金只有在流动中增值,固定资产只有通过使用才能创造利润。国外工程机械、飞机船舶、各种车辆、医疗设备、通讯和信息设备等,60%以上是通过租赁方式销售的,而我国租赁渗透率只有1%。 2004年中国国际租赁展暨租赁业峰会在上海举行时,通用电气、卡特彼勒、英格索兰、英国亚力克、香港新利恒来等著名跨国制造厂商和租赁公司,派出强势阵容参展。在所参展商中,70%是外商独资或合资企业,国内企业鲜见踪影。据上海市租赁行业协会的有关人士称,协会曾多方邀请上海本地最大的一家设备制造企业参展,对方却说,"我们的产品卖得不错,何必参加什么租赁展?"面对中国租赁"富矿",跨国公司"眼红"了,但国有企业多数还没有"醒"。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指出:"国有企业对现代租赁的功能和作用缺乏起码的理解和认识,更谈不上产业发展的危机感和紧迫感。 北京某合力叉车租赁公司总经理南玉祥对此也深有感触。作为北京澳门香港论坛租赁市场为数不多的民营正规军,南经理的公司主要致力于丰田、力至优、小松、日产等日本进口二手叉车的租赁业务。虽然公司业务开展的不错,但这其中还是让人依稀觉得春寒料峭。市场上的承租企业多数还是合资或外商独资企业,国内企业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尽管多数不再抱着"能手抬就手抬"的陈腐观念,开始逐渐加大了叉车等工程机械的投入,但却守着"租不如买"的观点依然不放,能买则买。有的企业甚至宁愿花巨资买来一些大型设备却长期闲置,造成企业固定资产过高,加大了生产成本,实际上成了企业的负担。而叉车租赁的形式也多是经营租赁,融资租赁少之又少。 租赁意识不深入、理财观念不建立、"租不如买"的习惯性思维作怪,这些必将阻碍叉车租赁业的发展。而实际上合力叉车租赁业真正发展起来以后,对租赁公司、承租企业来说应该是双赢的 |